拉肚子可通過口服補液鹽、少量多次飲水、飲用淡鹽水、米湯及電解質飲料等方式補充水分。腹瀉期間腸道吸收功能下降,過量飲水可能加重電解質紊亂。
1、口服補液鹽: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低滲型口服補液鹽ORS,含氯化鈉、枸櫞酸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每包沖調250ml溫水,能補充鈉、鉀及糖分,糾正脫水效果優于普通飲水。
2、少量多次飲水:
每小時飲用50-100ml溫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入刺激腸蠕動。可配合吸管緩慢吮吸,水溫保持40℃左右更易被腸道吸收。
3、淡鹽水配制:
500ml溫開水加1.75g食鹽約啤酒瓶蓋1/3,另加10g白糖。鈉糖比例接近生理需求,適合家庭應急使用,但不宜連續飲用超過24小時。
4、米湯補充營養:
粳米熬煮后取上層湯液,含糊精和少量電解質。每100ml米湯加0.3g鹽,既能補充水分又提供能量,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飲用。
5、電解質飲料選擇:
選擇鈉含量40-90mg/100ml、糖分≤6%的運動飲料。避免含咖啡因或過高滲透壓的飲品,每日總量控制在體重kg×30ml范圍內。
腹瀉期間建議暫停高纖維食物和乳制品,選擇香蕉、白粥等低渣飲食。可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功能恢復,若出現眼窩凹陷、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需立即就醫。恢復期每日步行30分鐘有助于改善腸道蠕動功能,注意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和鋅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