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浮腫可能由長時間站立、高鹽飲食、靜脈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腎臟疾病等原因引起。
1、體位因素: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重力作用使液體滯留于組織間隙。建議每小時活動下肢,睡眠時墊高腿部,避免同一姿勢持續超過2小時。
2、飲食影響:每日鈉攝入量超過5克可造成水鈉潴留。限制腌制食品、加工肉類攝入,增加香蕉、菠菜等富鉀食物,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
3、靜脈病變: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靜脈血栓形成,表現為晨輕暮重的對稱性水腫。穿戴二級壓力醫用彈力襪,進行踝泵運動鍛煉腓腸肌,每日3組每組15次。
4、心功能異常:右心衰竭導致體循環淤血,伴隨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和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需規范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螺內酯,限制每日液體攝入量在1000毫升以內。
5、腎臟疾?。耗I病綜合征或慢性腎衰竭引起低蛋白血癥,典型表現為眼瞼與下肢同時水腫。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克需進行腎穿刺活檢,臨床常用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進行免疫抑制治療。
每日監測體重變化,記錄24小時出入量,避免穿過緊的衣物。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腎功能異常者需采用優質低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體重。心源性水腫患者應嚴格限制鈉鹽,每日不超過3克。靜脈性水腫可結合氣壓治療儀,每次20分鐘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