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不一定會發生胎盤植入。前置胎盤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宮頸內口,而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異常侵入子宮肌層,兩者屬于不同病理狀態,但前置胎盤可能增加植入風險。
1、前置胎盤與胎盤植入的關系:
前置胎盤患者中約5%-10%會合并胎盤植入,具體風險與剖宮產史、子宮手術史等因素相關。多次剖宮產史者發生胎盤植入的概率可達60%以上,而初產婦無子宮手術史者風險不足1%。胎盤植入根據侵入深度分為粘連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超聲檢查可發現胎盤后間隙消失、子宮肌層變薄等特征性表現。
2、高危因素識別:
除剖宮產史外,高齡妊娠≥35歲、輔助生殖技術受孕、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等情況均可能增加風險。孕中期超聲顯示胎盤邊緣距宮頸內口<2cm時,需每4周復查胎盤位置變化。核磁共振能更準確評估植入范圍,尤其適用于后壁胎盤或肥胖孕婦。
孕期需密切監測陰道流血情況,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建議孕32周前完成分娩預案制定,多學科團隊協作可降低嚴重出血風險。產后需關注晚期產后出血及感染征兆,哺乳期仍需定期隨訪子宮復舊情況。均衡飲食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適度活動以增強盆底肌力,但需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