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性肢端皮炎可能由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刺激、局部創傷、精神壓力等原因引起。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現象,HLA-B27等基因位點與發病相關。這類患者角質形成細胞異常增殖,導致指端皮膚出現無菌性膿皰。建議避免近親婚配,有家族史者需定期皮膚科隨訪。
Th17細胞過度活化會促進IL-17等促炎因子釋放,引發角質層炎癥反應。臨床表現為甲周紅斑基礎上出現粟粒大膿皰。生物制劑如司庫奇尤單抗、烏司奴單抗可針對性調節免疫。
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可能誘發異常免疫應答,細菌超抗原激活T細胞導致炎癥級聯反應。患者常伴局部灼熱感,膿皰破潰后形成糜爛面。需進行細菌培養后選用阿奇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指端皮膚反復摩擦或化學刺激破壞屏障功能,使外界抗原更易穿透表皮。機械性損傷后2-3天可能出現沿甲緣分布的膿皰。日常應避免接觸洗滌劑,操作銳器時佩戴防護手套。
長期焦慮狀態通過神經肽P物質釋放加劇炎癥,約30%患者發病前有重大應激事件。情緒波動時可見原有皮損加重。認知行為療法聯合SSRI類藥物如帕羅西汀有助于緩解癥狀。
患者需保持低鎳飲食,減少貝殼類、堅果等易致敏食物攝入;每日進行手指關節伸展運動改善局部循環;皮損處可涂抹凡士林軟膏保護,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劑;合并甲變形時需進行專業甲護理,定期清除嵌甲;急性期外出應做好防曬,紫外線可能加重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