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脫發多發生在分娩后2-6個月,可通過調整作息、營養補充、頭皮護理等方式改善。這種現象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動、營養流失、精神壓力、毛囊周期改變、頭皮炎癥等原因引起。
1、激素變化: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延緩毛發脫落,產后激素驟減導致頭發同步進入休止期。無需特殊治療,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激素恢復平衡,避免熬夜加重脫發。
2、營養缺乏:哺乳消耗大量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素。每日攝入雞蛋、瘦肉、菠菜等富鐵食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復合維生素。
3、精神因素:照顧新生兒導致的睡眠剝奪和焦慮會加重脫發。每天安排30分鐘冥想或散步,家人分擔育兒壓力,避免情緒持續緊張影響毛囊健康。
4、毛囊休止期:約15-20%的頭發會因生產應激提前進入休止期,表現為每日脫落超過100根。溫和洗發每周3-4次,使用寬齒木梳減少牽拉,6-12個月可自行恢復。
5、頭皮問題:產后免疫力下降可能誘發脂溢性皮炎。表現為頭皮瘙癢、鱗屑,可能與馬拉色菌感染有關。使用含酮康唑的藥用洗劑,避免抓撓造成二次損傷。
產后脫發期間建議選擇無硅油洗發水,洗發水溫控制在38℃以下。適當進行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高馬尾等緊繃發型。脫發量持續超過6個月或伴隨斑禿,需到皮膚科排除甲狀腺疾病、貧血等病理性因素。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醫囑,避免自行使用米諾地爾等生發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