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變矮可能由骨質疏松、椎間盤退化、脊柱壓縮性骨折、肌肉萎縮、姿勢不良等原因引起。
1、骨質疏松:骨量減少和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弱,脊柱椎體受壓變形。增加鈣質攝入如牛奶、豆制品,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適度曬太陽增強骨密度。
2、椎間盤退化:椎間盤水分流失使椎間隙變窄,脊柱整體長度縮短。保持正確坐姿避免駝背,游泳等低沖擊運動減輕脊柱壓力,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
3、壓縮骨折:骨質疏松引發的椎體塌陷造成身高驟降。避免提重物和劇烈彎腰,穿戴護腰支架保護脊柱,疼痛時可采用熱敷緩解。
4、肌肉萎縮:腰背肌群退化減弱脊柱支撐力。進行橋式運動、平板支撐增強核心肌群,蛋白質攝入量需達每公斤體重1-1.2克,優先選擇魚肉、雞蛋等優質蛋白。
5、姿勢變形:長期不良體態導致脊柱彎曲。靠墻站立訓練保持耳肩髖踝成直線,使用高度適宜的枕頭,每坐立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
日常需保證每日500克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K,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太極拳鍛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出現突發性身高降低超過3厘米或伴隨劇烈背痛時,需及時就醫排除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