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來襲,感冒防不勝防,小李一不小心就中了招。他到小區診所拿藥,遇到很多感冒“病友”。細心的小李發現,同樣是感冒,醫生給他開的藥和前一段時間女朋友的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難道醫生看病開藥,也要“看人下菜碟”嗎?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疑問。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人看上去都是感冒,但是感冒也分為很多類型,具體的用藥要根據感冒的類型來,不能一概而論。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
一般來說,在冷空氣來襲時未能及時增加衣物,因為受涼導致的感冒大部分是風寒感冒。中醫上描述為風寒束肺、衛表不和。這類患者通常表現為沒有汗、怕冷、流清樣的鼻涕、鼻子不通氣、咳白痰、沒有舌苔或者舌苔呈現薄薄的白色;風寒感冒的患者要注意增加保暖的衣物,多喝熱水,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首選具有辛溫解表、疏風散寒的藥物,比如荊防顆粒、大青葉片等。
與風寒感冒向對應的風熱感冒,是由風熱犯表、肺失清肅造成的,因而一般出現在夏天,但部分人因為免疫力下降或者受到特定環境溫度的影響,也會在溫度較低的季節出現風熱感冒。這類感冒患者主要表現為流黃色膿性鼻涕、咽喉腫痛、發熱、舌苔黃膩且舌邊發紅、口渴以及頭脹痛等。治療風熱感冒,適宜選擇柴銀口服液等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
除了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我們還經常聽說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這兩種感冒又有哪些特點呢?
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的劃分,主要是依據致病原類型的不同,普通感冒大多是由冠狀病毒、鼻病毒等引起,部分還會合并細菌感染?;颊叩陌Y狀較輕,主要是咳嗽、咽喉腫痛等,一般一周左右就會緩解痊愈。
我們經常在冬、春兩季聽說的爆發流感,其實就是流行性感冒。這種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具體可劃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三型。這類感冒具有較為廣泛的流行性、較強的傳染性。其癥狀較為嚴重,患者多伴有頭痛、乏力、關節酸痛、高熱,且高熱的癥狀會持續。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秋季如何預防感冒?
忽冷忽熱的秋季是感冒多發的季節,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預防呢?
首先,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防止身體受涼。
其次,科學飲食,增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多喝熱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保證適宜的運動量,提高身體素質。
另外,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不要到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