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可通過鋁碳酸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飲食刺激、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抗酸藥物:鋁碳酸鎂能中和胃酸并保護黏膜,適用于偶發燒心或酸反流。咀嚼片劑型起效快,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礦物質吸收。
2、H2受體阻滯劑:雷尼替丁通過抑制胃酸分泌緩解疼痛,對夜間腹痛效果顯著。需注意頭痛和便秘等副作用,連續使用不超過14天。
3、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適用于反復胃痛伴反酸,能長效抑制胃酸分泌。治療期間需監測肝功能,避免與氯吡格雷同服。
4、感染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采用四聯療法,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鉍劑。可能出現口苦和腹瀉,需完成14天療程。
5、器質性疾病:胃潰瘍疼痛多位于劍突下,表現為餐后加重。確診需胃鏡檢查,治療包括硫糖鋁保護和抗生素根除。
胃疼期間應選擇小米粥、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及咖啡因攝入。每日分5-6次少量進食,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鐘。持續疼痛超過72小時或出現嘔血黑便時,需立即消化科就診。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胃腸蠕動,但避免飯后立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