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肝可通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熊去氧膽酸、生物制劑、對癥支持藥物等方式治療。自免肝通常由遺傳易感性、環境觸發因素、免疫系統異常、膽汁淤積、肝細胞損傷等原因引起。
1、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甲潑尼龍等可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減輕肝臟炎癥。需監測骨質疏松和血糖升高副作用,療程需根據肝功能逐步調整。
2、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常與激素聯用,通過調節T細胞功能延緩疾病進展。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血常規預防骨髓抑制。
3、熊去氧膽酸:作為親水性膽汁酸可改善膽汁淤積,延緩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的肝纖維化進程。需持續用藥至少12個月評估療效。
4、生物制劑:利妥昔單抗適用于對傳統治療無效的嚴重病例,通過靶向CD20+B細胞調控免疫。治療前需篩查乙肝病毒攜帶狀態。
5、對癥支持藥物:水飛薊賓可保護肝細胞膜,維生素D3用于防治骨質疏松,必要時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合并門脈高壓時需聯用普萘洛爾。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適量補充ω-3脂肪酸如深海魚油。推薦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疲勞。定期監測肝功能、自身抗體及肝臟彈性檢測,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進行超聲篩查肝癌。心理疏導有助于改善治療依從性,睡眠障礙者可短期使用褪黑素調節晝夜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