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息肉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吞咽不適、胸骨后隱痛、反酸、噯氣、食欲減退等表現。賁門息肉可能與長期胃酸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年齡增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進食梗阻感等癥狀。
1、吞咽不適:賁門息肉增大可能壓迫食管下端,導致吞咽時有異物感或停滯感。建議通過胃鏡檢查明確診斷,較小息肉可定期隨訪,較大息肉需內鏡下切除。日常應避免進食過硬、過燙食物。
2、胸骨后隱痛:息肉刺激賁門黏膜可能引發胸骨后鈍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需與心絞痛鑒別,胃鏡檢查是確診手段。可服用鋁碳酸鎂、硫糖鋁等黏膜保護劑緩解癥狀,同時減少辛辣刺激飲食。
3、反酸噯氣:賁門功能失調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引發燒心感。建議睡前3小時禁食,抬高床頭15-20厘米。藥物治療可選用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配合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
4、食欲減退:息肉機械性阻塞可能影響進食欲望。需監測體重變化,排除惡性病變可能。內鏡下高頻電切或氬離子凝固術可有效切除息肉,術后需流質飲食3-5天。
5、上腹悶脹:早期非特異性癥狀易與胃炎混淆。建議完善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者需根除治療。日常應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攝入。
賁門息肉患者需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南瓜等,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定期胃鏡復查是監測息肉變化的關鍵,術后患者應每6-12個月復查一次。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嘔血等警示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