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可通過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益生菌等藥物緩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食物中毒、飲食不當、腸道菌群紊亂等原因引起。
口服補液鹽能預防脫水,補充電解質和水分。推薦使用低滲型口服補液鹽Ⅲ,適合兒童和成人。嚴重脫水需靜脈補液。
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保護腸黏膜。洛哌丁胺能抑制腸蠕動,適用于非感染性腹瀉。細菌感染時禁用止瀉藥。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地衣芽孢桿菌等益生菌能恢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避免影響療效。
細菌性腹瀉需用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不用抗病毒藥物。寄生蟲感染需用甲硝唑。
嘔吐嚴重可用多潘立酮止吐。腹痛明顯可短期使用山莨菪堿解痙。發(fā)熱超過38.5℃需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
發(fā)病期間選擇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等食物,避免油膩辛辣。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或蘋果汁。癥狀持續(xù)超過3天、出現血便、高熱不退、意識模糊等情況需立即就醫(yī)。恢復期可適當補充鋅制劑促進腸黏膜修復,逐步增加蛋白質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