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可能由病毒潛伏感染、免疫力下降、皮膚屏障受損、接觸傳播、內分泌變化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局部護理、免疫調節、避免接觸傳播、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干預。
單純皰疹病毒1型或2型初次感染后,會長期潛伏在神經節中。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病毒沿神經軸突遷移至皮膚黏膜表面復制,導致皰疹復發。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免疫系統穩定。
熬夜、壓力或慢性疾病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時,NK細胞活性降低,無法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可增強Th1細胞免疫應答。
面部激光治療、外傷或過度清潔破壞皮膚物理屏障,使病毒更易侵入角質形成細胞。發作期應避免搔抓,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維持皮膚完整性。
病毒通過接吻、共用餐具等直接接觸傳播,或經由皰疹液污染的毛巾間接傳播。患者水皰期需單獨使用餐具,接觸部位可涂抹阿昔洛韋乳膏預防感染。
女性經期孕酮水平升高會抑制細胞免疫,約30%患者出現月經前復發。口服避孕藥調節激素周期可能減少發作,必要時可聯合使用泛昔洛韋片。
日常需保證每日500克蔬菜水果攝入,補充富含賴氨酸的乳制品和魚類,限制精制糖及堅果類食品。皮損愈合后每周3次30分鐘太極拳練習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復發期需避免紫外線照射并使用SPF30以上防曬霜。出現角膜受累或每年發作超過6次時,需進行病毒耐藥基因檢測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