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結石可通過枸櫞酸氫鉀鈉、別嘌呤醇、坦索羅辛等藥物輔助治療。膀胱結石通常由尿液濃縮、尿路感染、代謝異常、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因素引起。
枸櫞酸氫鉀鈉通過堿化尿液溶解尿酸結石,適用于尿酸成分結石患者。服藥期間需監測尿pH值維持在6.2-6.8范圍,避免與含鋁抗酸劑同服。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
別嘌呤醇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生成,適用于高尿酸血癥繼發結石。需注意該藥可能引發皮疹等過敏反應,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建議聯合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ml以上。
坦索羅辛可松弛輸尿管下段平滑肌,促進直徑<10mm的結石排出。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和逆行射精,禁用于直立性低血壓患者。用藥期間建議配合跳躍運動輔助排石。
磷酸銨鎂結石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治療前應進行尿培養藥敏試驗,療程通常持續2周。反復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神經源性膀胱等基礎疾病。
雙氯芬酸鈉栓劑可用于緩解腎絞痛急性發作,布洛芬口服可減輕炎癥反應。嚴重疼痛需肌注哌替啶,但需注意成癮性。解痙藥物山莨菪堿能緩解輸尿管痙攣。
每日保持2000-3000ml水分攝入,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堅果,增加柑橘類水果攝入有助于預防復發。適度進行跳繩、爬樓梯等縱向運動促進微小結石排出,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引發絞痛。定期超聲復查監測結石變化,藥物保守治療無效或結石直徑>2cm需考慮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膀胱鏡取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