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咀嚼檳榔可能造成牙齒磨損、牙周病變、牙齒染色、口腔黏膜損傷、齲齒風險增加等危害。
檳榔纖維粗糙且含硬質成分,反復摩擦導致牙釉質磨損。牙釉質不可再生,磨損后易引發牙齒敏感,嚴重時暴露牙本質,增加冷熱刺激疼痛風險。建議減少咀嚼頻率,咀嚼后及時漱口清潔。
檳榔中的檳榔堿刺激牙齦血管收縮,長期導致牙周組織缺血缺氧。牙周膜萎縮后可能出現牙齒松動、牙齦退縮。伴隨牙齦出血、口臭等癥狀,需定期進行牙周刮治和超聲波潔牙。
檳榔汁含鞣酸和多酚類物質,易與牙面結合形成頑固性色素沉積。長期累積造成牙齒黃褐或黑褐色改變,影響美觀。可通過噴砂拋光或冷光美白改善,但需戒除檳榔避免復發。
粗纖維物理摩擦聯合生物堿化學刺激,導致頰黏膜白斑或纖維化病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表現為張口受限、灼痛感,屬于癌前病變。需活檢明確性質,必要時手術切除配合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
檳榔添加的熟石灰改變口腔pH值,破壞菌群平衡促進致齲菌繁殖。糖分殘留加速牙體脫礦,好發于牙頸部和鄰接面。使用含氟牙膏可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窩溝封閉能有效預防咬合面齲壞。
日常需徹底戒除檳榔習慣,選擇軟毛牙刷和牙線清潔牙縫。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鈣質食物攝入,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出現持續性口腔潰瘍或黏膜異常增厚時,應立即就診排除惡性病變。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可刺激唾液分泌,幫助中和口腔酸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