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造瘺手術可能由尿路梗阻、腎積水、感染控制、腎功能保護、腫瘤壓迫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解除梗阻、引流尿液、抗感染治療、保護殘余腎功能、緩解壓迫癥狀等方式治療。
1、尿路梗阻:結石、狹窄或前列腺增生導致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引發腎盂內壓力升高。通過經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支架置入或開放手術解除梗阻,術后需監測尿量及腎功能變化。
2、腎積水:長期梗阻造成腎實質變薄和功能損傷。超聲引導下穿刺造瘺可迅速減壓,配合利尿劑和堿化尿液治療,定期復查腎臟超聲評估恢復情況。
3、感染控制:膿腎或腎膿腫需緊急引流膿液。術中留取膿液培養指導抗生素選擇,常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聯合甲硝唑,體溫正常后持續引流2周。
4、腎功能保護:慢性腎衰竭患者為延緩透析。建立臨時引流通道維持尿量,控制血壓用纈沙坦或氨氯地平,限制蛋白質攝入每日0.6g/kg體重。
5、腫瘤壓迫:晚期宮頸癌或腹膜后腫瘤侵犯輸尿管。姑息性造瘺聯合放療減輕疼痛,使用嗎啡緩釋片和對乙酰氨基酚階梯鎮痛,每3個月更換造瘺管。
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尿液濃縮,低鹽飲食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適度快走或游泳增強心肺功能,術后6周內避免提重物和腰部劇烈扭轉。觀察造瘺管周圍皮膚有無紅腫滲液,每周更換敷料2次,發現尿液渾濁或發熱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