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道阻塞多數情況下無法自愈,需要醫療干預才能恢復通暢。淚道阻塞是指淚液排出通道受阻,導致淚液無法正常流入鼻腔,常表現為持續流淚、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1、生理性淚道阻塞:
新生兒淚道阻塞較為常見,約占嬰兒的20%,通常由先天性淚道發育不全或殘留膜未完全退化導致。這類阻塞約90%可在出生后6個月內自愈,期間可通過輕柔按摩淚囊區促進疏通。按摩方法為洗凈雙手后,用食指指腹從內眼角沿鼻梁向下輕輕按壓5-10次,每日重復3-4次。若滿周歲仍未改善,需考慮淚道探通術治療。
2、病理性淚道阻塞:
成人淚道阻塞多與慢性炎癥、外傷或年齡增長有關。慢性淚囊炎是常見病因,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鼻竇炎蔓延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內眼角紅腫、按壓有膿性分泌物溢出等癥狀。長期沙眼、結膜炎反復發作也會導致淚道黏膜粘連。這類阻塞自愈可能性極低,需通過淚道沖洗、探通或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發作時會出現劇烈疼痛和發熱,需立即抗感染治療。
日常護理需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揉眼或壓迫淚囊區。風沙天氣佩戴防護鏡,游泳時使用防水護目鏡。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忌辛辣刺激。出現持續流淚伴分泌物時,可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由內向外清潔眼瞼邊緣,每日2-3次。若癥狀加重或出現視力模糊,應及時到眼科進行淚道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