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不通氣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抗組胺藥、減充血劑、鼻用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方式緩解,通常由過敏性鼻炎、感冒、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原因引起。
1、生理護理:
生理鹽水鼻腔沖洗能清除分泌物和過敏原,改善黏膜纖毛功能。使用等滲或高滲鹽水每日沖洗2-3次,配合溫毛巾熱敷鼻部。避免用力擤鼻,可嘗試薄荷腦鼻通膏涂抹鼻翼兩側。
2、抗過敏藥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適用于過敏性鼻炎引發的鼻塞,能阻斷組胺受體減輕水腫。可能伴隨眼癢、打噴嚏癥狀,需連續用藥1-2周。鼻用抗組胺噴霧氮卓斯汀起效更快。
3、血管收縮劑:
羥甲唑啉、賽洛唑啉等減充血劑能快速收縮鼻腔血管,緩解急性鼻塞。連續使用不超過3天,避免反跳性充血。高血壓患者慎用,可能引起心悸、頭痛等不良反應。
4、激素治療:
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鼻用糖皮質激素需規律使用3-5天起效,適合慢性鼻塞伴息肉或結構異常。長期使用需監測鼻黏膜狀態,可能增加鼻出血風險。中重度鼻竇炎需聯用抗生素。
5、白三烯調節:
孟魯司特鈉通過抑制炎癥介質改善過敏性鼻塞,尤其適合合并哮喘患者。需注意精神神經不良反應,與抗組胺藥聯用效果更佳。阿司匹林不耐受者慎用。
日常增加維生素C、鋅攝入有助于增強黏膜抵抗力,生姜紅棗茶可緩解風寒型鼻塞。急性鼻塞伴發熱、膿涕持續一周需排查鼻竇炎。游泳時佩戴鼻夾防止嗆水,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過敏性鼻炎患者需定期清洗床品,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