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發炎可通過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藥物緩解,通常與牙菌斑堆積、免疫力下降、齲齒或牙周病等因素有關。
1、抗菌藥物:
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效果顯著,能抑制牙齦炎癥的病原微生物繁殖。阿莫西林作為廣譜抗生素,適用于合并細菌感染的情況。使用前需排除藥物過敏史,療程一般不超過7天。
2、消炎鎮痛:
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牙齦腫脹和疼痛,適合短期對癥處理。對乙酰氨基酚可作為替代選擇,但需注意避免與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藥聯用。嚴重疼痛持續48小時以上需就醫。
3、局部處理:
氯己定含漱液能減少口腔細菌數量,每日含漱2-3次。丁硼乳膏局部涂抹可緩解牙齦充血,配合軟毛牙刷清潔可避免機械刺激。避免使用酒精含量高的漱口水以防黏膜損傷。
4、病因控制:
牙菌斑堆積與刷牙方式不當有關,建議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齦溝。齲齒或牙周病可能引發反復炎癥,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等癥狀,需進行專業牙周治療。
5、免疫調節:
維生素C缺乏可能加重牙齦出血,適量補充柑橘類水果有助于膠原蛋白合成。保證7小時睡眠和適度運動可改善免疫功能,減少炎癥復發概率。
日常飲食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蘋果、芹菜等食物有助于機械清潔牙齒,避免過燙或辛辣刺激。養成使用牙線習慣可清除鄰面菌斑,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專業潔牙。牙齦紅腫伴隨發熱或化膿時需立即口腔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