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可通過控制嘌呤攝入、增加水分補充、限制酒精攝入、保持規律運動、定期監測尿酸等方式干預。尿酸高通常由飲食因素、代謝異常、藥物影響、腎臟排泄障礙、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低嘌呤飲食:減少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等高嘌呤食物攝入,優先選擇雞蛋、牛奶、低糖水果等低嘌呤食物。每日嘌呤攝入建議控制在200毫克以下,避免短時間內尿酸水平劇烈波動。
2、足量飲水: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3000毫升,可促進尿酸通過尿液排泄。白開水、淡茶水、檸檬水均為適宜選擇,避免含糖飲料。排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降低尿酸濃度。
3、戒斷酒精:啤酒、黃酒等發酵酒類含大量嘌呤前體物質,乙醇代謝會抑制腎臟尿酸排泄。每周酒精攝入不宜超過100毫升,急性發作期需完全禁酒。酒精攝入量與痛風發作風險呈正相關。
4、適度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避免劇烈運動誘發關節損傷。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肥胖者需通過運動使體重指數控制在24以下。
5、醫學監測:每3-6個月檢測血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需同步監測相關指標。尿酸持續高于540μmol/L或出現關節疼痛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降尿酸藥物。
尿酸高人群需建立長期管理意識,通過飲食日記記錄每日嘌呤攝入量,運動時穿戴護具保護關節。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需重點控制血壓血糖,每日可飲用300毫升脫脂牛奶補充優質蛋白。突發關節紅腫熱痛時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