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渾身疼痛通常建議首診骨科或風濕免疫科,可能涉及骨質疏松、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纖維肌痛綜合征或多發性肌炎等疾病。
1、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全身疼痛的常見原因,與鈣質流失、維生素D缺乏相關。典型表現為腰背部彌漫性疼痛,輕微外力易導致骨折。確診需骨密度檢測,治療包括鈣劑補充如碳酸鈣、抗骨吸收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及適度負重運動。日常需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攝入,避免跌倒風險。
2、骨關節炎:
退行性骨關節炎多累及膝關節、髖關節等負重關節,晨起僵硬感明顯,活動后疼痛加重。X線可見關節間隙狹窄。治療采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嚴重者需關節置換術。建議控制體重,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可減輕關節負荷。
3、類風濕關節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對稱性小關節腫痛,伴晨僵超過1小時。類風濕因子陽性可確診。需使用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聯合生物制劑如阿達木單抗控制進展。急性期需關節制動,緩解期進行關節功能訓練,注意防寒保暖。
4、纖維肌痛綜合征:
非關節性疼痛綜合征特征為廣泛壓痛點,常伴隨睡眠障礙、疲勞感。診斷需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治療以普瑞巴林等神經調節藥物為主,結合認知行為療法。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溫水浴可緩解癥狀,避免咖啡因攝入。
5、多發性肌炎:
罕見自身免疫性肌病表現為近端肌群無力伴壓痛,肌酶譜顯著升高。肌電圖和肌肉活檢可確診。需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聯合免疫抑制劑。康復期需循序漸進進行肌肉拉伸,高蛋白飲食輔助肌力恢復。
建議老年患者出現持續全身疼痛時完善血常規、炎癥指標、影像學等檢查。日常注意保持適度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每日曬太陽2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疼痛區域可局部熱敷。若伴隨體重下降、夜間痛醒或神經系統癥狀需及時排查腫瘤、脊柱病變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