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莖可通過體格檢查、排尿觀察、癥狀評估、影像學檢查、專科會診等方式診斷。包莖通常由先天性發育異常、局部炎癥刺激、皮膚粘連、外傷瘢痕、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體格檢查: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評估包皮外口狹窄程度及龜頭顯露情況。先天性包莖可見包皮完全覆蓋尿道口且無法上翻,病理性包莖可能伴有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檢查時需注意區分生理性包莖與病理性包莖。
2、排尿觀察:觀察排尿時尿線粗細、尿流方向及包皮膨脹情況。嚴重包莖患兒可能出現尿線細弱、排尿費力、包皮鼓泡等現象。排尿日記記錄可輔助判斷是否合并尿道狹窄或膀胱功能障礙。
3、癥狀評估:詢問患兒有無尿頻尿急、包皮嵌頓史或反復感染史。病理性包莖常伴隨包皮龜頭炎、尿路感染,表現為局部瘙癢、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等癥狀。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4、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可評估尿道狹窄段長度及腎臟積水情況。逆行尿道造影適用于復雜病例,能清晰顯示尿道解剖結構。影像學異常提示需進一步處理。
5、專科會診:泌尿外科醫生通過專業器械測量包皮口直徑,判斷是否需要手術干預。合并尿道下裂或隱匿陰莖等畸形時,需多學科聯合診療。
日常護理需保持局部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包皮垢。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騎跨類運動造成摩擦。出現排尿困難、反復感染或包皮嵌頓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選擇包皮擴張術、包皮環切術等治療方式。術后需定期復查,觀察傷口愈合情況及排尿功能恢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