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視可能由遺傳因素、鞏膜變薄、脈絡膜萎縮、視網膜病變、黃斑區異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視力持續下降、視物變形、視野缺損、夜間視力差、飛蚊癥等癥狀。
1、視力下降:
病理性近視患者早期表現為遠視力進行性減退,矯正視力難以達到正常水平。近視度數常超過600度,且每年增長幅度超過100度。伴隨眼軸過度延長,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變薄,光感受器細胞密度降低。
2、視物變形:
黃斑區脈絡膜新生血管或視網膜劈裂可導致視物扭曲變形。患者觀察直線時出現波浪狀改變,閱讀文字時字符間距異常。OCT檢查可見視網膜層間分離或黃斑區漿液性脫離。
3、視野缺損:
周邊視網膜變性萎縮可引起視野范圍縮小,表現為顳側視野扇形缺損或環形暗點。晚期可能出現管狀視野,Goldmann視野計檢查顯示絕對性暗點與視網膜變性區域對應。
4、夜間視力障礙:
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導致暗適應能力下降,患者在昏暗環境下視物模糊。對比敏感度測試顯示中低頻段功能受損,視網膜電流圖檢查可見視桿細胞反應振幅降低。
5、飛蚊癥加重:
玻璃體液化混濁導致眼前黑影飄動癥狀加劇,可能伴隨閃光感。B超檢查顯示玻璃體后脫離,視網膜周邊部可能出現格子樣變性或干性裂孔。
病理性近視患者需每半年進行散瞳眼底檢查,推薦食用富含葉黃素的菠菜、藍莓、蛋黃等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選擇游泳、瑜伽等低沖擊性運動,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視進展時需配合調節功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