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繞頸可能無明顯癥狀,部分胎兒可能出現胎動異常、胎心率變化、生長受限、羊水異常、分娩期窘迫等表現。
臍帶繞頸可能導致胎兒活動受限,表現為胎動頻率減少或幅度減弱。孕婦需每日固定時間記錄胎動次數,若12小時內胎動少于10次或突然減少50%以上,需及時就醫評估。居家監測可使用胎動計數APP輔助記錄。
臍帶受壓時可出現胎心監護異常,表現為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產檢時通過胎心監護儀可檢測到心率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遠程胎心監護設備可幫助居家監測,發現異常波形需立即就診。
嚴重繞頸可能影響胎盤血流供應,超聲檢查顯示胎兒腹圍或股骨長低于同孕周標準值2周以上。需每2周復查超聲監測生長曲線,必要時進行臍血流多普勒檢查評估胎盤功能。
臍帶血流受阻可能導致羊水過少,超聲測量羊水指數≤5cm或最大羊水池深度≤2cm。孕婦需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定期超聲監測羊水量變化,合并羊水過少時需住院觀察。
臨產時宮縮壓力可能加重臍帶受壓,表現為胎心持續減速、羊水糞染。需持續電子胎心監護,出現Ⅲ類胎心圖形需緊急剖宮產。產程中改變體位或吸氧可能改善部分病例的胎兒供氧。
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每日攝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配合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發現胎動異常或監測指標變化時需立即就醫。分娩方式需根據繞頸周數、松緊度及胎兒耐受情況綜合評估,多數繞頸1-2周可經陰道分娩,3周以上需警惕產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