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綜合征可通過實驗室抗體檢測、影像學檢查、臨床表現評估、病史追溯、血栓事件分析等方式診斷。該病通常與抗磷脂抗體陽性、反復流產、動靜脈血栓形成、血小板減少、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關。
抗心磷脂抗體、狼瘡抗凝物、β2糖蛋白Ⅰ抗體是診斷核心指標,需間隔12周重復檢測確認持續性陽性。IgG/IgM型抗體中高滴度陽性更具臨床意義,部分實驗室可檢測抗磷脂酰絲氨酸等非標準抗體。
多普勒超聲檢查下肢深靜脈血栓,CT血管造影排查肺栓塞,MRI檢測腦部微血栓。妊娠患者需超聲監測胎盤血流,心臟彩超評估Libman-Sacks心內膜炎可能。
可能與遺傳性易栓癥、HELLP綜合征、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疾病有關,通常表現為皮膚網狀青斑、反復流產、頭痛癲癇等癥狀。產科APS需排除黃體功能不足等生理性流產因素。
詳細詢問三個月內血栓事件史、十年內妊娠丟失次數、自身免疫病家族史。藥物史需排除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近期接種疫苗可能引起抗體假陽性。
D-二聚體檢測結合血管影像確認血栓性質,血小板計數監測出血風險。非標準表現需行皮膚活檢評估微血管病變,認知障礙患者建議腦脊液檢查。
日常需監測血壓及出血傾向,低脂飲食控制體重,避免長時間制動。妊娠期需聯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療,有血栓史者需長期抗凝。定期復查抗體滴度與凝血功能,風濕免疫科隨訪評估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共病風險。適度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改善循環,補充維生素D調節免疫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