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可通過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膠等藥物治療。毛囊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膚損傷、免疫力下降、毛囊堵塞等原因引起。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毛囊炎最常見的致病菌,表現為紅色丘疹伴膿頭。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夫西地酸乳膏能阻斷細菌DNA復制。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擠壓病灶。
糠秕馬拉色菌感染多見于胸背部,形成瘙癢性紅色丘疹。使用酮康唑洗劑清洗患處,聯苯芐唑乳膏可破壞真菌細胞膜。穿透氣棉質衣物,避免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
剃須或脫毛造成的微小創口易繼發感染。克林霉素凝膠具有抗炎抑菌作用,碘伏溶液可預防創面感染。損傷后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暫停使用刺激性護膚品。
糖尿病患者易反復發作毛囊炎。短期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控制炎癥,口服轉移因子膠囊調節免疫。監測血糖水平,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增強抵抗力。
油脂分泌過剩導致毛囊角化異常。水楊酸軟膏促進角質溶解,過氧化苯甲酰凝膠減少皮脂分泌。每日用溫水清潔皮膚,限制高糖高脂飲食攝入。
毛囊炎患者需穿著寬松衣物減少摩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Omega-3脂肪酸豐富的深海魚有助于皮膚修復。每周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體質,出現發熱或淋巴結腫大需及時就醫。保持規律作息,控制油性護膚品使用頻率,沐浴后及時擦干皮膚皺褶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