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青光眼通常由眼壓升高、視神經供血不足、遺傳因素、年齡增長、眼部外傷等原因引起。
1、藥物治療:
降低眼壓是青光眼治療的核心目標,常用藥物包括前列腺素類藥物如拉坦前列素,β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碳酸酐酶抑制劑如多佐胺。這些藥物通過不同機制減少房水生成或促進排出,需嚴格遵醫囑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2、激光治療:
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適用于開角型青光眼,通過激光刺激改善房水引流。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可預防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創傷小且恢復快,但可能需要重復治療。
3、手術治療:
小梁切除術通過建立新排水通道降低眼壓,適用于藥物控制不佳者。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用于難治性病例,通過硅膠管持續調節房水引流,術后需密切監測并發癥。
4、生活方式調整:
避免長時間低頭動作,閱讀時保持良好照明。控制每日飲水量在1.5升以內,分次少量飲用。咖啡因攝入每日不超過200mg,戒煙以減少視神經血流障礙風險。
5、定期復查:
每3-6個月需測量眼壓和視野檢查,每年進行視神經OCT掃描。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應同步控制基礎疾病,突發眼脹頭痛需立即就診排查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飲食建議增加深色蔬菜和漿果攝入,補充維生素C、E及鋅元素。適度進行散步、太極等低強度運動,避免舉重等屏氣動作。夜間睡眠保持30°頭高位,使用眼罩避免光線刺激。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停藥,外出佩戴防紫外線眼鏡保護視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