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炎可通過營養神經藥物、非甾體抗炎藥、肌松藥等方式治療,通常與病毒感染、脊柱退行性變、胸椎損傷、帶狀皰疹后遺癥、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
1、營養神經藥物:甲鈷胺可促進神經髓鞘修復,維生素B1輔助能量代謝,腺苷鈷胺改善神經傳導功能。這類藥物需連續服用1-3個月,配合局部熱敷效果更佳。
2、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能緩解炎癥性疼痛,塞來昔布選擇性抑制COX-2酶,雙氯芬酸鈉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胃腸道反應,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用。
3、肌松藥:鹽酸乙哌立松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替扎尼定調節脊髓α2受體,可緩解肋間肌痙攣。建議短期使用,服藥后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4、抗病毒治療:阿昔洛韋針對帶狀皰疹病毒,更昔洛韋用于巨細胞病毒感染,需在發病72小時內使用。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查肝腎功能,配合紅外線理療促進皮損愈合。
5、糖皮質激素:潑尼松龍適用于免疫異常引發的劇烈疼痛,地塞米松可快速消炎消腫。使用不超過兩周,需逐步減量停藥,糖尿病患者慎用。
日常可增加富含維生素B族的燕麥、瘦肉、蛋黃等食物攝入,進行擴胸運動改善胸椎活動度,睡眠時選擇硬板床減輕脊柱壓力。疼痛持續加重或伴隨發熱、皮疹時應及時就診,排除胸膜炎、腫瘤轉移等嚴重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