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電解質紊亂可能由妊娠劇吐、飲食失衡、內分泌變化、腎臟負擔加重、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肌肉痙攣、乏力嗜睡、心律失常、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等癥狀。
1、肌肉痙攣:低鈣血癥或低鎂血癥可能導致腓腸肌或面部肌肉抽搐。建議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鈣食物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葡萄糖酸鈣。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配合局部熱敷緩解癥狀。
2、乏力嗜睡:低鉀血癥常見于妊娠劇吐或利尿劑使用后,血清鉀<3.5mmol/L時會出現全身倦怠。每日攝入香蕉、橙子等含鉀食物300-400g,嚴重時需靜脈補鉀。監測尿量及心電圖T波變化。
3、心律失常:重度低鉀血癥或高鈣血癥可能引發室性早搏。當出現心悸、脈搏不齊時需立即就醫,通過氯化鉀緩釋片或鹽酸胺碘酮等藥物糾正。定期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
4、惡心嘔吐:代謝性堿中毒伴隨低氯血癥時刺激延髓嘔吐中樞。可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每日補充氯化鈉6-8g。若嘔吐物帶血或體重下降超過5%,需排除妊娠期肝病。
5、意識模糊:嚴重低鈉血癥血鈉<120mmol/L可能導致腦水腫。限制每日飲水量在1000ml以內,緊急情況下使用3%氯化鈉溶液緩慢靜滴。密切監測神經反射及血鈉上升速度。
孕婦每日應保證飲水1500-2000ml,分6-8次攝入,運動后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飲食注意鈉、鉀、鈣、鎂的均衡配比,優先選擇低脂酸奶、深綠色蔬菜、堅果等食物。出現持續頭痛或尿量異常時需立即檢測血電解質,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劑或瀉藥。妊娠中晚期建議每4周復查腎功能及電解質水平,合并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加強監測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