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需警惕副作用風險。激素替代治療可能引發骨質疏松、血糖波動、免疫力下降、水鈉潴留、消化道不適等問題,需通過定期監測、鈣質補充、血糖控制、感染預防、胃腸保護等措施降低風險。
1、骨骼影響:糖皮質激素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長期使用可能造成骨量流失。建議每日補充1000-1200mg鈣劑與800IU維生素D,每半年進行骨密度檢測。負重運動如快走、跳繩可增強骨骼強度。
2、代謝紊亂:激素可能誘發胰島素抵抗,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監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值,采用低升糖指數飲食如燕麥、藜麥,避免單次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出現多飲多尿癥狀需及時就醫。
3、免疫抑制:激素會降低淋巴細胞活性,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流行季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現持續發熱或咳嗽咳痰需檢查血常規。
4、水鹽失衡:激素的鹽皮質激素樣作用可能導致下肢水腫。每日限制鈉鹽攝入不超過5g,監測體重變化。適量食用含鉀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電解質平衡。
5、消化道刺激:激素可能損傷胃黏膜屏障。服藥期間避免空腹用藥,聯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出現黑便或腹痛需立即進行胃鏡檢查。
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重點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用藥期間每3個月復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眼科等項目,出現視物模糊或肌肉無力等異常及時就診。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禁止自行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