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可通過保肝治療、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營養支持、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黃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損傷、藥物毒性、自身免疫異常、遺傳代謝缺陷等原因引起。
水飛薊賓、甘草酸二銨、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可促進肝細胞修復。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減少肝臟負擔。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功能損傷。
乙型肝炎患者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核苷類似物。丙型肝炎可采用索磷布韋聯合達拉他韋方案??共《局委熜璩掷m監測HBV-DNA或HCV-RNA載量變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潑尼松聯合硫唑嘌呤控制炎癥。治療期間定期檢測ALT、AST水平。避免接種活疫苗,防止誘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每日攝入1.2-1.5g/kg優質蛋白,優先選擇魚肉、雞胸肉等易消化來源。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限制每日油脂攝入不超過25g。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
茵陳蒿湯加減可利膽退黃,梔子金花丸輔助清熱解毒。針灸選取肝俞、膽俞等穴位改善膽汁淤積。治療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飲酒加重肝臟損傷。
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促進代謝。飲食遵循低脂高蛋白原則,多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水食材。定期復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超聲,出現意識改變或嘔血需立即急診處理。居家護理注意觀察皮膚鞏膜黃染程度變化,記錄每日尿色及大便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