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手術指征需綜合憩室大小、癥狀及并發癥評估,直徑超過5厘米、反復感染或尿潴留者建議手術干預。具體需結合憩室位置、腎功能及患者個體情況決定。
1、憩室大小:直徑超過5厘米的憩室可能壓迫周圍器官或導致尿液滯留,增加感染風險。此類情況需考慮腹腔鏡憩室切除術或開放手術,術后需監測排尿功能恢復。
2、反復感染:憩室合并每年超過3次尿路感染或腎盂腎炎,提示存在結構異常。手術可清除感染灶,常用術式包括憩室切除聯合膀胱壁修補,術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3、尿潴留癥狀:憩室導致排尿困難、殘余尿量超過100毫升時,提示膀胱功能受損。經尿道憩室電切術或膀胱頸成形術可改善排尿,術后需進行尿流動力學評估。
4、結石形成:憩室內繼發膀胱結石可能引發血尿或絞痛。手術需同時處理結石與憩室,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聯合憩室切除,術后需增加每日飲水量預防復發。
5、癌變風險:長期存在的憩室可能發生黏膜惡變,尤其伴血尿或細胞學異常時。根治性膀胱部分切除術是首選方案,術后需定期膀胱鏡隨訪。
憩室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適度進行盆底肌訓練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術后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宜選擇低草酸的綠葉蔬菜及柑橘類水果,減少結石風險。定期泌尿系超聲與尿常規檢查不可忽視,出現發熱或腰痛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