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妊娠期合并心律失常、既往心臟病史、出現胸悶心悸癥狀、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并發癥、圍產期高危評估時必須進行心電圖檢查。
1、心律失常:妊娠期激素變化可能誘發竇性心動過速或房性早搏,心電圖能捕捉一過性心律異常。建議靜息狀態下完成檢查,避免咖啡因攝入干擾結果。發現頻發室早需進一步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
2、心臟病史: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者,妊娠16-20周需基線心電圖評估。二尖瓣狹窄孕婦可能出現房顫,心電圖P波消失伴f波是典型表現。這類患者每 trimester 應重復檢查。
3、胸悶心悸:伴隨呼吸困難、頭暈的黑朦癥狀時,心電圖可鑒別竇性心動過速>100次/分與室上性心動過速。妊娠晚期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需同步監測血壓變化。
4、妊娠并發癥:子癇前期患者心電圖ST段壓低提示心肌缺血,糖尿病孕婦QT間期延長增加猝死風險。這類并發癥需每周監測直至分娩,重點關注T波倒置和U波出現等電解質紊亂征象。
5、圍產期評估:擇期剖宮產前常規心電圖篩查可發現隱匿性心肌缺血,硬膜外麻醉時心率<50次/分需阿托品干預。產后72小時是圍產期心肌病高發期,新發左束支傳導阻滯需緊急心臟超聲確認。
孕婦心電圖檢查需在溫暖環境進行,避免寒冷引發肌電干擾。建議穿著分體式衣物方便連接導聯,檢查前30分鐘避免爬樓梯等劇烈活動。發現頻發房早或室早可嘗試左側臥位改善心臟血流,持續異常需心內科會診。妊娠期心電圖解讀要結合孕周特點,如第三孕期常見電軸左偏屬生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