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可通過保守觀察、藥物治療、手術修復、物理治療、心理疏導等方式治療。眼眶骨折通常由外傷撞擊、運動傷害、交通事故、暴力打擊、骨質疏松等原因引起。
1、保守觀察:
輕微無移位的眼眶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療。通過定期影像學檢查監測骨折愈合情況,同時避免擤鼻、劇烈運動等可能增加眶內壓的行為。若出現復視或眼球運動障礙加重需及時復診。
2、藥物治療:
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緩解疼痛腫脹,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組織水腫。合并感染時需應用頭孢類抗生素。骨質疏松患者需配合鈣劑和維生素D補充治療。
3、手術修復:
適用于骨折移位超過2毫米或出現眼球內陷、復視持續2周以上的患者。常見術式包括眶壁重建術和眶緣復位內固定術,使用鈦網或可吸收材料修復缺損,手術時機一般選擇傷后7-10天。
4、物理治療:
術后2周開始眼球運動訓練,包括注視追蹤、立體視功能恢復等康復手段。配合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但急性出血期禁用。視力障礙者可進行視覺代償訓練。
3、心理疏導:
面部畸形或視力障礙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需評估心理狀態并實施認知行為干預。建議加入病友互助小組,嚴重心理應激者可轉介專業心理醫師進行系統治療。
康復期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橙子等水果促進膠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黏膜充血。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減輕晨起眶周水腫。恢復后期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但三個月內禁止游泳、籃球等可能撞擊眼部的活動。定期眼科隨訪檢查視力、眼壓及眼球運動功能,骨質疏松患者建議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