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導致的眼部灼傷可通過佩戴防護鏡、冷敷緩解、人工淚液滋潤、避免揉眼、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強光直射、雪地反射、電焊弧光、紫外線燈照射、高原環境等因素引起。
1、防護鏡阻隔:紫外線防護鏡能有效過濾UVA/UVB波段光線,建議選擇UV400標準鏡片。雪地運動或高原活動需佩戴側面有遮擋的滑雪鏡,電焊作業人員應使用專業焊接護目鏡。
2、冷敷鎮痛:用冷藏后的無菌紗布覆蓋閉合的眼瞼,每次10-15分鐘。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結膜充血,但需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可配合冷藏人工淚液增強降溫效果。
3、人工淚液:玻璃酸鈉滴眼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能緩解角膜上皮干燥。使用不含防腐劑的單支裝產品,每日4-6次保持眼表濕潤。
4、避免刺激:灼傷后24小時內禁止揉眼,防止受損角膜上皮脫落。外出時戴寬檐帽減少光線刺激,室內保持窗簾遮光。暫停隱形眼鏡佩戴直至痊愈。
5、醫療干預:出現視物模糊、劇烈疼痛需急診處理。醫生可能開具氧氟沙星眼膏預防感染,用熒光素染色評估角膜損傷程度。嚴重病例需要角膜修復術或羊膜移植治療。
日常需增加藍莓、胡蘿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攝入,室內使用加濕器維持40%-60%濕度。恢復期避免游泳和劇烈運動,外出時選擇防紫外線指數99%以上的太陽鏡。若48小時后仍有畏光流淚癥狀,需到眼科進行裂隙燈檢查排除角膜炎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