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腫瘤可能是良性或惡性,具體性質需通過病理檢查確定。良性腫瘤生長緩慢且邊界清晰,惡性腫瘤具有侵襲性且可能轉移。
1、多形性腺瘤:最常見的良性涎腺腫瘤,多發生于腮腺。腫塊呈無痛性緩慢生長,質地韌且活動度好。治療以手術完整切除為主,復發率低于5%。避免局部刺激可降低惡變風險。
2、沃辛瘤:良性腫瘤好發于腮腺尾部,與吸煙密切相關。表現為彈性腫塊伴消長史,超聲顯示"網格狀"結構。手術切除后預后良好,戒煙是重要預防措施。
3、黏液表皮樣癌:低度惡性腫瘤占涎腺癌50%。可能與輻射暴露有關,表現為固定腫塊伴疼痛或面癱。需廣泛切除配合放療,五年生存率達80%以上。
4、腺樣囊性癌:高度惡性但生長緩慢的腫瘤。易沿神經擴散,早期出現麻木或疼痛癥狀。需擴大切除聯合放化療,常見肺轉移但可帶瘤生存多年。
5、腺泡細胞癌:低度惡性腮腺腫瘤,兒童患者預后較好。表現為活動性腫塊,晚期可侵犯面神經。手術切除后需長期隨訪,遠處轉移多發生于肺和骨。
日常飲食宜選擇軟質易咀嚼食物如蒸蛋、魚肉泥,避免酸性刺激唾液分泌。術后三個月內每日進行腮腺按摩,配合張口訓練預防瘢痕攣縮。定期口腔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復發,出現新發腫塊或疼痛需及時復查增強CT。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可增強免疫力,但應避免對抗性運動造成術區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