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老化可通過超聲檢查、胎心監護、孕婦癥狀觀察、生化指標檢測、臨床經驗評估等方式判斷。胎盤老化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過期妊娠、營養不良、胎盤灌注不足等原因引起。
超聲檢查是評估胎盤老化的主要手段,通過觀察胎盤鈣化程度、厚度及血流信號判斷。胎盤成熟度分為0-Ⅲ級,Ⅲ級提示胎盤老化。超聲顯示胎盤實質內強回聲鈣化點增多、基底膜增厚、絨毛間隙變窄時需警惕功能減退。臍動脈血流S/D比值升高、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增加也提示胎盤灌注不足。
胎心監護能間接反映胎盤功能,出現變異減速、晚期減速或基線變異消失需考慮胎盤老化。無應激試驗NST無反應型或縮宮素激惹試驗OCT陽性提示胎兒缺氧風險。動態監測胎心率曲線變化,結合生物物理評分可提高判斷準確性。
孕婦自覺胎動減少或消失是胎盤老化的重要信號。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若12小時胎動少于10次需立即就醫。部分孕婦可能出現宮高增長停滯、體重下降等表現。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突發蛋白尿加重、水腫加劇時需評估胎盤功能。
血清雌三醇、胎盤生乳素水平下降提示胎盤功能減退。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降低與胎盤灌注不足相關。尿雌激素/肌酐比值持續低下反映胎盤合成能力下降。這些指標需結合臨床動態監測,單一數據異常需排除檢測誤差。
過期妊娠≥42周是胎盤老化的高危因素,需加強監測。有胎盤早剝史、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等病史的孕婦風險更高。醫生會綜合孕周、并發癥、胎兒生長曲線等因素判斷,必要時建議終止妊娠。孕晚期每周產檢時需重點評估胎盤功能。
日常建議孕婦每日固定時間側臥位計數胎動,選擇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質魚肉、雞蛋、豆制品和鐵元素動物肝臟、菠菜攝入,避免高鹽高糖飲食。適度進行孕婦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控制體重增長在11-16公斤范圍內。出現胎動異常、頭暈眼花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避免盲目等待。定期產檢中應重點關注血壓、尿蛋白及胎兒生長發育指標,妊娠28周后建議每兩周進行胎心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