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可通過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等藥物緩解。耳朵痛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聹栓塞、外傷、咽鼓管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
1、外耳道炎:可能與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耳痛、耳癢等癥狀。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緩解炎癥,嚴重時需口服頭孢克肟。避免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預防復發。
2、中耳炎: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等因素有關,常伴隨耳悶、聽力下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常用抗生素,配合鼻腔減充血劑如偽麻黃堿可改善咽鼓管功能。急性期需臥床休息。
3、耵聹栓塞:耳垢堆積壓迫耳道引發脹痛,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耵聹后由醫生沖洗清除。日常避免使用棉簽深入耳道,游泳時可佩戴耳塞防止進水。
4、外傷:耳部機械性損傷或氣壓傷可能導致局部血腫疼痛,輕度損傷可冷敷并口服布洛芬止痛。伴隨鼓膜穿孔需避免耳道進水,多數穿孔可自愈。
5、咽鼓管功能障礙:感冒或過敏時咽鼓管腫脹引發耳壓失衡,咀嚼口香糖促進咽鼓管開放,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減輕黏膜水腫。飛機起降時可做吞咽動作緩解癥狀。
耳痛期間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西蘭花等食物增強免疫力。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用力擤鼻或潛水等增加耳壓的行為。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伴隨發熱、眩暈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排除嚴重感染。游泳后傾斜頭部單腳跳有助于排出耳道殘余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