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性欲下降可通過睪酮替代療法、多巴胺受體激動劑、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調節、中成藥調理及心理治療干預。性欲下降可能與激素水平異常、神經遞質紊亂、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或心理壓力等因素有關。
1、激素替代:
睪酮水平低下是男性性欲減退的常見生理因素。臨床采用十一酸睪酮膠丸、丙酸睪酮注射液或貼劑進行外源性補充,需監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女性圍絕經期可短期使用雌二醇凝膠,聯合陰道潤滑劑改善性交不適。
2、神經調節:
多巴胺能藥物如普拉克索、羅匹尼羅可增強性動機,適用于帕金森病伴發性功能障礙者。曲唑酮通過阻斷5-HT2受體改善勃起功能,但需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副作用。這類藥物需配合睡眠周期調整服用時間。
3、抗抑郁藥調整: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舍曲林、氟西汀可能抑制性欲。可換用安非他酮等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或添加米氮平增強多巴胺傳遞。調整方案需維持抗抑郁療效的同時減輕性副作用。
4、中藥調理:
腎陽虛型適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陰虛火旺型可用知柏地黃丸。淫羊藿提取物能提升睪酮前體水平,人參皂苷可改善應激性功能抑制。中藥療程通常需8-12周,配合艾灸關元穴效果更佳。
5、心理干預:
認知行為療法針對性焦慮進行系統脫敏,伴侶共同參與sensate focus訓練。創傷后應激障礙引發的性回避需結合眼動脫敏治療。嚴重抑郁或婚姻沖突建議轉介專業心理醫師。
日常可增加牡蠣、南瓜籽等富鋅食物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睡眠不足會降低黃體生成素分泌,建議保證7小時深度睡眠。長期使用降壓藥或避孕藥者應定期評估性功能,糖尿病患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突發性欲喪失伴頭痛嘔吐需排除垂體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