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無法完全預防,但可通過規范產檢和及時識別高危因素降低發生風險。該病起病急驟且機制復雜,目前醫學尚未明確其確切病因。
一、降低風險的關鍵措施:
規范孕期管理是重要環節。定期監測血壓、尿蛋白及凝血功能,尤其對于高齡、多胎妊娠或存在妊娠期高血壓的孕婦更需加強監護。選擇具備急救條件的醫療機構分娩,確保產房配備緊急剖宮產設備和充足血源。嚴格控制催產素使用指征,避免不必要的人工破膜操作。
二、高危人群的識別與干預:
存在胎盤早剝、羊水過多或胎兒窘迫的孕婦風險顯著升高。瘢痕子宮產婦分娩過程中需密切觀察宮縮情況,前置胎盤患者應提前制定應急預案。對于既往有過敏史或凝血功能障礙的孕產婦,建議分娩前進行血栓彈力圖檢測評估凝血狀態。
出現突發呼吸困難、低血壓或不明原因產后出血時,需立即啟動多學科搶救流程。產后2小時內是監測關鍵期,醫護人員應持續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日常注意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預防貧血,適度進行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改善循環功能,分娩時保持情緒平穩有助于減少應激反應。建議所有孕產婦掌握基礎急救知識,了解就近具備危重孕產婦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