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可通過藿香正氣丸、葛根芩連丸、平胃散等藥物調理。該證型多因飲食肥甘厚味、外感濕邪、情志失調、脾胃虛弱、濕熱蘊結等因素引起,臨床常見口苦黏膩、脘腹脹滿、大便黏滯等癥狀。
1、藿香正氣丸:該藥含藿香、紫蘇等成分,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適用于暑濕感冒或飲食不潔導致的惡心嘔吐。服藥期間需忌生冷油膩,可配合陳皮泡水增強健脾效果。
2、葛根芩連丸:由葛根、黃芩、黃連組成,擅長清利腸道濕熱,對腹瀉伴肛門灼熱效果顯著。建議早餐后服用,避免與滋補類中藥同服,癥狀緩解后需逐步減量。
3、平胃散:蒼術、厚樸等藥材配伍,專攻濕阻中焦引起的舌苔厚膩、食欲不振。可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日飯后服用效果更佳,長期使用需醫師指導。
4、濕熱體質調理:避免燒烤火鍋等辛辣油膩食物,推薦薏苡仁山藥粥食療。每天練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晨起飲用淡竹葉茶幫助利濕。
5、伴隨癥狀處理:針對口臭可加用佩蘭代茶飲,皮膚濕疹可用馬齒莧煎湯外洗。若出現持續發熱或便血需及時就醫,排除感染性腸炎等器質性疾病。
濕熱體質者日常宜選擇綠豆、冬瓜、鯽魚等清熱利濕食材,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促進排汗。注意保持居所通風干燥,避免久坐濕地,情志不暢時可練習深呼吸調節。癥狀反復發作時應進行胃鏡及便常規檢查,排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或慢性結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