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與肝膽外科是肝臟疾病診療中兩個不同側重的專科,主要區別在于診療范圍與干預手段。肝病科以內科治療為主,專注于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肝膽外科以手術治療為主,處理膽石癥、肝臟腫瘤等需外科干預的疾病。
1、診療范圍:
肝病科主要接診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臟疾病,通過藥物治療和長期管理控制病情。肝膽外科則針對膽囊炎、膽總管結石、肝囊腫、肝癌等需要手術切除或引流治療的器質性疾病。
2、干預手段:
肝病科采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保肝藥物如水飛薊素、纖維化抑制劑等內科療法,結合營養指導進行綜合管理。肝膽外科則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肝部分切除術、膽腸吻合術等外科手術,部分病例需聯合介入治療。
3、疾病階段:
肝病科側重疾病早期篩查與慢性期管理,如乙肝病毒攜帶者監測、肝硬化代償期治療。肝膽外科處理急性發作如化膿性膽管炎或終末期病變如肝癌伴門靜脈癌栓,需緊急或根治性手術。
4、多學科協作:
肝病科常與感染科、消化科協作處理合并癥,如乙肝合并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肝膽外科則與腫瘤科、影像科聯合開展肝癌多模式治療,包括術前轉化治療、術中超聲定位等。
5、轉診路徑:
肝病科患者出現外科指征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反復出血需轉至肝膽外科;肝膽外科術后患者如肝癌切除后需轉回肝病科進行抗病毒治療和終身隨訪。
對于慢性肝病患者,建議定期監測肝功能、肝臟超聲及腫瘤標志物,限制酒精攝入并避免肝毒性藥物。術后患者需遵循階梯式飲食恢復方案,從流質過渡到低脂高蛋白飲食,逐步增加有氧運動量以促進肝功能代償。兩類專科的協同管理對改善肝臟疾病預后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