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過敏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海鮮等常見種類。
牛奶過敏多見于嬰幼兒,主要由免疫系統對乳蛋白過度反應導致。癥狀表現為皮膚瘙癢、腹瀉或呼吸道不適。日常需避免乳制品,可選擇豆漿、燕麥奶等替代品。嚴重過敏者需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
雞蛋過敏常與卵清蛋白敏感相關,兒童發病率高于成人。典型癥狀包括口腔刺痛、蕁麻疹或消化道痙攣。烘焙食品中常含隱性雞蛋成分,需仔細閱讀標簽。替代蛋白來源可選擇豆腐、藜麥等植物性食物。
花生過敏易引發速發型超敏反應,嚴重時可導致過敏性休克。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花生碎或花生油,外出就餐需主動告知過敏史。部分患者需長期避免所有豆科植物,包括大豆和扁豆。
核桃、腰果等樹堅果過敏具有交叉反應性,常伴隨終身敏感性。輕微接觸可能引發嘴唇腫脹或呼吸困難。選購食品時需注意"可能含有堅果"的警示語,廚房用具需與含堅果食品分開存放。
甲殼類和水產品過敏多由原肌球蛋白引發,烹飪蒸汽也可能誘發癥狀。部分患者僅對特定海鮮過敏,需通過過敏原檢測明確范圍。壽司、魚露等亞洲料理中海鮮成分較隱蔽,點餐時需特別說明。
建立科學的飲食日記有助于追蹤過敏原,建議定期復查過敏狀態。烹飪前徹底清潔廚具,外出攜帶抗組胺藥物。保持均衡營養攝入,可通過深海魚油、維生素D補充劑彌補回避性飲食的營養缺口。適度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