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發炎腫痛通常由阻生智齒壓迫牙齦、食物殘渣滯留、細菌感染、口腔衛生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阻生智齒:
智齒萌出空間不足時易形成阻生,部分牙冠被牙齦覆蓋形成盲袋,導致局部細菌滋生。阻生智齒可能傾斜生長壓迫鄰牙或刺激周圍軟組織,引發冠周炎。臨床表現為牙齦紅腫、張口受限,嚴重時可伴隨頜面部腫脹。
2、食物殘渣滯留:
智齒位于口腔最內側,清潔難度大,食物殘渣易嵌塞在牙齦與牙冠之間。長期滯留的有機物經細菌分解產酸,腐蝕牙齦組織并誘發炎癥。常見于進食纖維性食物后未及時漱口的情況,疼痛多呈搏動性。
3、細菌感染:
口腔鏈球菌、厭氧菌等微生物在智齒周圍繁殖時,會釋放毒素破壞牙齦屏障。感染初期表現為局部充血,進展期可能出現化膿性分泌物。細菌代謝產物還會刺激神經末梢,產生放射性疼痛。
4、口腔衛生不良:
刷牙不到位或缺乏牙線清潔時,牙菌斑在智齒周圍堆積形成牙結石。結石持續摩擦牙齦導致機械性損傷,同時為細菌提供附著點。此類情況往往伴隨口臭和牙齦自發性出血。
5、免疫力下降:
熬夜、壓力或感冒期間,唾液分泌減少導致口腔自潔作用減弱。此時潛伏的病原體易趁虛而入,引發急性冠周炎。患者常伴有低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反應。
建議發作期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南瓜粥、蒸蛋羹,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腫脹。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輔助清潔,配合巴氏刷牙法重點清潔后牙區。若出現持續發熱或張口困難,需及時進行口腔外科干預。規律作息與維生素C補充有助于增強牙齦抵抗力,反復發作者建議拍攝曲面斷層片評估拔牙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