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覺流口水可通過調整睡姿、治療口腔疾病、改善鼻腔通氣、糾正牙齒咬合、控制胃食管反流等方式治療。小孩睡覺流口水通常由生理性唾液分泌旺盛、齲齒或牙齦炎、過敏性鼻炎、乳牙排列異常、胃酸刺激等因素引起。
仰臥位睡眠時重力作用易導致唾液外流,建議采用側臥位減少壓迫唾液腺。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保持頭頸自然曲度,避免俯臥壓迫面部。睡前避免過度嬉笑刺激唾液分泌,培養規律作息時間。
齲齒、皰疹性口炎等疾病可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多,需及時進行補牙或抗病毒治療。牙齦炎患兒可使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清潔,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口腔潰瘍可局部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愈合。
過敏性鼻炎導致鼻塞時會迫使患兒張口呼吸,需遠離過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噴霧。腺樣體肥大超過70%可能需行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慢性鼻竇炎可服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黏液排出。
乳牙期反頜或深覆蓋可能影響唇部閉合功能,3歲后可進行MRC肌功能矯治器訓練。替牙期前牙開合建議佩戴活動斜面導板,恒牙列期骨性畸形需正畸聯合正頜手術。日常可進行唇肌訓練如吹泡泡練習。
胃酸刺激會反射性增加唾液分泌,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牛奶等流質食物。抬高床頭15-20度減少平臥反流,嚴重者需服用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胃酸。頻繁嘔吐需排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必要時進行13C呼氣試驗。
飲食上減少柑橘類等促唾液分泌食物,增加胡蘿卜條等需咀嚼的固體食物鍛煉口腔肌肉。白天可進行吹氣球、吸管吸水等口周肌肉訓練,定期檢查牙齒萌出情況。持續流口水伴隨語言發育遲緩需評估神經系統功能,夜間使用吸水性強的純棉枕巾并及時更換防止皮膚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