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藥物主要包括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等,需在醫生嚴格指導下使用。藥物流產適用于早期妊娠終止,主要作用機制為抗孕激素、促進子宮收縮及胚胎排出。
1、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一種抗孕激素藥物,通過阻斷孕酮受體使蛻膜組織壞死、宮頸軟化。通常與前列腺素類藥物聯用,適用于停經49天內的早期妊娠終止。使用后可能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等反應,需密切監測妊娠組織排出情況。
2、米索前列醇:
米索前列醇屬于前列腺素E1類似物,能增強子宮收縮力和頻率。常與米非司酮序貫使用,促進胚胎及蛻膜排出。用藥后2-6小時可能出現劇烈宮縮痛、腹瀉等副作用,嚴重過敏體質者禁用。
3、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為葉酸拮抗劑,通過抑制滋養細胞增殖終止妊娠。主要用于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需配合血HCG監測。可能出現骨髓抑制、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卡前列素:
卡前列素是強效子宮收縮劑,用于藥物流產不全或中期妊娠引產。可引起血壓升高、支氣管痙攣等全身反應,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需住院條件下使用并配備急救設備。
5、地諾前列酮:
地諾前列酮陰道栓劑通過局部釋放前列腺素誘導宮縮,多用于妊娠13-24周的引產。常見副作用包括發熱、嘔吐,使用后需觀察胎膜完整性及出血量。
藥物流產后需臥床休息1-2周,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飲食應補充富含鐵、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促進血紅蛋白恢復。保持外陰清潔,2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按時復查超聲確認宮腔無殘留。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醫。心理上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配偶陪伴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