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是直腸下端靜脈叢曲張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典型表現包括無痛性便血、肛門腫物脫出、黏液分泌增多、肛門瘙癢、排便困難。
1、無痛性便血:
排便時糞便表面附著鮮紅色血液或滴血是內痔早期特征,出血量少且與糞便不混合。因齒狀線以上黏膜受內臟神經支配,出血時無明顯疼痛感。保持高纖維飲食如燕麥、芹菜,避免久蹲可減少出血風險。
2、腫物脫出:
Ⅱ度以上內痔排便時痔核會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后期需手動推回。脫出物呈暗紅色葡萄狀,表面覆蓋直腸黏膜。每日練習提肛運動50次,避免搬運重物可延緩脫垂進展。
3、黏液分泌:
痔核表面黏膜受刺激后分泌增多,導致肛門潮濕黏膩。長期潮濕可能引發肛周濕疹,需及時清潔并更換純棉內褲。溫水坐浴時加入馬齒莧、苦參等中藥可收斂分泌物。
4、肛門瘙癢:
黏液刺激和反復擦拭引發肛周皮膚瘙癢,夜間癥狀加重。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清洗,局部可涂抹氧化鋅軟膏。可能與合并肛竇炎或真菌感染有關,需排查原發病。
5、排便困難:
痔核增大阻塞肛管導致排便不盡感,患者常過度用力加重病情。晨起空腹飲用淡鹽水,搭配火龍果、西梅等促排便食物。當伴隨肛門劇痛或發熱時,需警惕血栓性痔或嵌頓痔。
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及30分鐘快走運動,選擇全麥面包、奇亞籽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便后使用智能馬桶溫水沖洗,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減輕靜脈壓力。若出現噴射狀出血、痔核嵌頓無法回納或持續肛門墜脹,需及時進行膠圈套扎術或痔動脈結扎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