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脫皮干裂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避免刺激、飲食調整等方式治療。手脫皮干裂通常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維生素缺乏、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使用含尿素、甘油或神經酰胺的護手霜,每日多次涂抹,尤其在洗手后立即使用。夜間可厚涂護手霜并佩戴棉質手套加強吸收。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護膚品,以免加重皮膚干燥。
2、外用藥物:
對于炎癥性脫皮,可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合并真菌感染時需聯用抗真菌藥膏如聯苯芐唑乳膏。角質增生明顯者可選用水楊酸軟膏促進脫屑,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口服藥物:
嚴重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緩解瘙癢。明確維生素缺乏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或維生素E。系統性真菌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需嚴格遵醫囑。
4、避免刺激:
減少接觸洗滌劑、消毒劑等化學物品,必要時佩戴橡膠手套。避免頻繁洗手,水溫不宜過高。冬季外出時做好手部保暖,防止冷空氣直接刺激。禁止撕扯脫皮部位以防繼發感染。
5、飲食調整:
增加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補充維生素A豐富的胡蘿卜、菠菜。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攝入。可適量補充亞麻籽油或魚油改善皮膚屏障功能。
手部護理需長期堅持,建議選擇無皂基弱酸性清潔產品,洗手后3分鐘內完成保濕。冬季可增加空氣加濕器使用,保持環境濕度在40%-60%。若脫皮持續超過2周伴紅腫滲液,或出現甲板變形等表現,需及時就診排除銀屑病、濕疹等皮膚病。日常可做手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過度使用酒精洗手液,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