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干嘔可能由飲食不當、妊娠反應、胃腸疾病、藥物副作用、前庭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
1、飲食不當:
過量進食、食用變質食物或高脂飲食可能刺激胃黏膜,引發胃部不適。胃酸分泌異常或胃排空延遲會導致惡心感,伴隨腹脹、噯氣等癥狀。調整飲食結構、少量多餐可緩解癥狀,嚴重時需排查是否存在食物中毒。
2、妊娠反應:
孕早期激素水平變化會刺激嘔吐中樞,約50%-80%孕婦出現晨起惡心干嘔。癥狀多始于妊娠第6周,通常伴隨乳房脹痛、疲勞等表現。建議分次進食蘇打餅干等堿性食物,若出現劇烈嘔吐需警惕妊娠劇吐。
3、胃腸疾病:
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胃酸刺激引發反射性惡心。幽門螺桿菌感染或胃動力障礙時,常伴隨上腹痛、反酸等癥狀。需通過胃鏡明確診斷,常用藥物包括鋁碳酸鎂、雷貝拉唑等胃黏膜保護劑。
4、藥物副作用:
抗生素、化療藥物等可能直接刺激胃腸黏膜或影響中樞神經遞質。非甾體抗炎藥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防御能力。用藥期間出現持續嘔吐需評估是否調整劑量,必要時聯用多潘立酮等止吐藥。
5、前庭功能障礙:
耳石癥、梅尼埃病等內耳疾病會通過前庭神經傳導異常信號,導致眩暈伴惡心。發作時可能出現眼球震顫、平衡失調等特征表現。可通過耳石復位術或倍他司汀等改善內耳微循環藥物治療。
日常建議保持飲食清淡,避免空腹攝入咖啡因或酸性食物。持續性干嘔超過48小時,或伴隨嘔血、意識障礙等癥狀時需急診處理。脫水患者可少量飲用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嘔吐后30分鐘內避免平臥以防誤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