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種子。主產于北京、山東、陜西、河南、遼寧。傳統醫學認為,桃仁藥性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功效作用
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作用。
活血祛瘀:
桃仁味苦甘,性平和,入心、肝血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治療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熱壅血瘀導致的肺癰、腸癰,還能治療跌撲損傷、瘀腫疼痛。
潤腸通便:
桃仁甘潤性滑,入大腸經,具有潤腸燥、通積滯、除燥便的作用,可以治療年老或血虛津虧導致的腸燥便秘。
止咳平喘:
桃仁苦泄下降,能降肺氣、止咳嗽、平氣喘,可以治療咳嗽氣喘等證。
現代應用
桃仁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抗炎等作用,可應用于心腦血管系統用藥、調經藥中,如腦血栓片、消栓口服液、氣血和膠囊、調經化瘀丸、女寶膠囊等。
需要注意,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不能隨意用藥。當您有用藥需求時,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適宜人群
桃仁適用于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者;腸燥便秘者;咳嗽氣喘者。
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者:
桃仁味苦甘,性平和,入心、肝血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治療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熱壅血瘀導致的肺癰、腸癰,還能治療跌撲損傷、瘀腫疼痛。
腸燥便秘者:
桃仁甘潤性滑,入大腸經,具有潤腸燥、通積滯、除燥便的作用,可以治療年老或血虛津虧導致的腸燥便秘。
咳嗽氣喘者:
桃仁苦泄下降,能降肺氣、止咳嗽、平氣喘,可以治療咳嗽氣喘等證。
需要注意,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存在個體化差異,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禁忌人群
脾虛便溏者、孕婦慎用。
脾虛便溏者:
桃仁能潤燥滑腸,脾虛便溏者服用后會加重原有癥狀,應慎用。
孕婦:
桃仁能活血通經,孕婦應慎用,以免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使用方法
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煎煮后內服。需要注意,具體的熬藥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
用量
臨床常用劑量為5-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體質等因素不同,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確,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間需要合用其他藥物,請向醫生或藥師咨詢。
食用方法
桃仁既是藥品又是食品,可用于做菜、熬粥、做湯等,如桃仁煲墨魚、枸杞桃仁雞丁、清潤桃仁粥、紅棗桃仁粥、紅棗銀耳桃仁湯。
桃仁煲墨魚:
將桃仁、墨魚、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1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與生抽即可。
枸杞桃仁雞丁:
將雞丁過油后,再起鍋燒油,放姜、蔥、蒜煸炒,再投入雞丁、枸杞、核桃仁同炒,加鹽調味即成。
清潤桃仁粥:
鍋置火上,放入清水、粳米、桃仁漿汁,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約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成。
紅棗桃仁粥:
將紅棗、粳米分別用清水漂泡,清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核桃仁、500克水,旺火燒開后,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成粥放入冰糖融化后即可。
紅棗銀耳桃仁湯:
鍋內放入清水、蔥段、姜片、銀耳、紅棗、桃仁,大火燒開,改小火煲四十分鐘,關火加少許鹽調味。
溫馨提示
1、作為藥品:桃仁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藥,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調理身體,建議您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本品,以免發生用藥風險。
2、作為藥食同源產品:衛法監發[2002]51號文件將桃仁列入藥食同源類產品,桃仁可作為配料應用于烹飪料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