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扭轉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飲食調整、活動管理、并發癥觀察及定期復查五個方面。
1、傷口護理:
術后保持手術切口清潔干燥,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使用醫用敷料覆蓋傷口,避免沾水或外力摩擦。如發現傷口疼痛加劇、發熱或異常分泌物,需及時就醫。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淋浴時可用防水敷料保護。拆線前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傷口裂開。
2、飲食調整:
術后早期從流質飲食開始,逐步過渡至半流質、軟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2周后逐漸增加蛋白質攝入如蒸蛋、魚肉。避免產氣食物如豆類、碳酸飲料,減少粗纖維攝入以防腸粘連。每日少量多餐,進食后保持半臥位30分鐘促進消化。
3、活動管理:
術后6小時可床上翻身,24小時后在攙扶下床活動。初期每日步行3-4次,每次5-10分鐘,逐漸增加至30分鐘。避免提重物、彎腰等增加腹壓動作,3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促進腸蠕動,但需避免腹部按摩。
4、并發癥觀察:
密切監測腹痛腹脹、嘔吐、排便停止等腸梗阻癥狀。觀察有無持續發熱、心率增快等感染征象。注意大便顏色變化,黑便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術后1個月內出現持續絞痛或腹部包塊需立即就診,警惕腸缺血或再次扭轉。
5、定期復查:
術后1周復查血常規和傷口情況,1個月進行腹部超聲評估腸道恢復。3-6個月復查腹部CT觀察有無腸粘連。遵醫囑使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但需監測凝血功能。建立長期隨訪計劃,每年進行1次胃腸功能評估。
小腸扭轉術后康復期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可適量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但避免擅自服用促胃腸動力藥物。術后3個月可嘗試溫和運動如散步、瑜伽,避免核心力量訓練。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排便困難時可使用乳果糖等滲透性緩瀉劑。心理上需緩解手術焦慮,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家庭成員應協助記錄每日飲食、排便及不適癥狀,為復診提供詳細依據。